A+榜样 | 空间榜样第五期设计师 朱志康
朱志康来自台湾,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中成长,从他的设计中总能看到中华文化元素融合其中,不是表面的雕龙画凤,而是深层的文化内涵;他对情境的敏锐观察,能牵引出人们记忆中的情感,这就是他的作品能深动人心之处。
《交换空间·空间榜样》第五期节目中,朱志康为大家介绍了由他设计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一间非常有腔调的书店——方所,而这间书店也让朱志康这个名字在2015年传播至国际,共获得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等超过10项最具权威的设计奖项,以及多达10余种语言的媒体争相报导。
A+深入采访朱志康先生,听他解读如何将“东方文化”内涵融入设计项目中。
诚实地表达自己
朱志康说:“成都方所书店在华人区引起相当大的讨论,而且多为正面的回应,这是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肯定,因为代表我的设计概念不仅仅落实在作品中,也确实传达给了看到这个空间的人。在这个设计中,我想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要我们诚实表达我们自己,不需刻意包装或矫饰,作品就会是我们自己(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朱志康设计作品《成都·方所》
这一点也被事实所印证了,成都方所书店除了在华人区引起广大注意之外,也在世界各国获得了多项专业大奖,更被欧美的趋势公司做为趋势资源之一。说明这个空间不仅国人看得懂,在外国人眼中也是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性作品。这来自多方的肯定,让朱志康更加确信自己的信念,继续诚实地把空间该有的样子呈现出来。
▽朱志康设计作品《成都·方所》
文化、艺术、时尚
朱志康的作品“咚咚锵”就源自于他小时候对庙会与板凳的记忆。用这张板凳,将童年的美好记忆表现出来,与他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就会引起共鸣。2008年在米兰家具展展出时,许多外国人非常喜欢这件作品,他们说从这张板凳中看到了“文化”。
▽朱志康设计作品《咚咚锵》
2016年,朱志康受到欧洲策展单位邀请,作品“山‧水”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官方平行展中展出。他认为时间、空间、存在留下来的就是自然,就是时间,就是生命,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他让纯铜打造的作品在展出的六个月期间,与威尼斯的水气发生关系、产生变化,展现了生命的演化过程。主策展人非常喜爱这件作品,还有一位欧洲记者特别跑来现场,在作品前看了好久,他说“山‧水”传达出了建筑概念的意象,作品的本身也是艺术品。
▽朱志康设计作品《山·水》
文化、艺术、时尚这三个元素,基本上是一体的,时代环境引导文化的发展,影响艺术和时尚的内涵,然后这三者之间又相互刺激产生反应。朱志康并不会特别刻意地去关注时下流行的艺术与时尚,他喜欢自然发展。他说,当一个人身在某个环境里时,能感受到的就是当下的潮流。
朱志康是在台湾成长受教育的,所以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他的设计养分。他很喜欢旅行,他说很多记忆与感觉,凭借几张照片是完全感受不到的。当你到了德国,看到德国人的处世态度,才了解为什么德国设计就是那么的干净利落;当你到过了意大利,才明白他们的浪漫不是整日游手好闲说说甜言蜜语而已,而是时时刻刻都在享受人生中的美好。
▽朱志康设计作品《山·水》
设计的本质是在解决问题
设计之所以能改变生活,是因为设计本质上是在解决问题的。朱志康认为设计最好玩的就是它的挑战性。以设计师这个职业来说,业主会有自己对于空间的期待与想法,但是同时,空间也有自身的潜力与限制。设计师的挑战不仅仅是替业主完成他预想的那个画面,更要倾听业主真正的需求,利用设计手法,解决空间上的问题,以达成业主期望的目标。
▽朱志康设计作品《绿意家园》
喜欢旅行和实际的体验
朱志康说,作为一个设计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以搜集资料为借口到处走走。他喜欢亲自站在各种空间里去感受人与建筑的比例关系、氛围与气势、光影、材质及施工法等等,很多细节不是从照片文字就可以看得到的,一定要亲自走一遭。
朱志康也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旅游经历。他去过蒙古辽阔的草原,当地人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豁达,以及对土地的热爱,都让朱志康理解到,他们眼中辽阔的草原比摩登的城市风景美得太多。他也去过满是哥特建筑的德国,那里的人并不像传言般冷漠,只是在柔情中加入了一些理性。德国是一个对环境极度尊重的国度,所以那里的建筑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与保养,很多年代久远的地标式建筑如今欣赏起来依旧整洁如新。一个区域的建筑,绝对是在人文环境的滋养下才有了生命。
▽朱志康设计作品《绿意家园》
自我定位
朱志康期许自己的作品都能代表东方的文化精神,他说的不是最后呈现的风格,而是整体的设计思维。
“我不会把自己局限在空间设计的领域,近年来也涉猎了产品及艺术创作,期待我未来的更多作品,都能让全世界的人看到其中的‘东方文化’。”朱志康如是说。
▽朱志康设计作品《内蒙冰雪试驾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