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广告

保利珑远国际广场办公板房 开放式办公的两种情景

彭 征  

共生形态(C&C DESIGN)创始人、设计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           

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于2002年考取艺术设计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客座讲师、实践导师,CIID广州专委会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商业地产专委会商业地产研究员。

彭征先生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设计,思考和实践“共生”的设计形态,从事建筑、室内、景观等多领域的设计实践,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建筑感和现代简约的风格。代表作品包括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时代地产“时代·家”体验店、美的地产企业总部、广州亚运会景观创意装置“风动红棉”等。

设计作品曾蝉联德国iF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美国室内设计杂志Best of Year Awards年度最佳大奖、意大利A‘Design Award设计大奖、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等国际顶尖设计竞赛奖,2017年获德国iF设计室内建筑金质奖最高荣誉。

案例展示案例详情

        编辑:贾楠

        设计总监:彭征

        主案设计:彭征

        设计团队:梁方其、王嘉颖、冯宁轩、朱云锋

        设计单位: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作为商业写字楼的办公空间,开间可大可小,全在所需与经济承受的能力。在这个层面而言,本无需多作文章。但作为业主方,为了方便未来的使用方能够作较为直观的现场考察和使用考量,于是推出大小两个样板,由共生形态担负设计工作。

       只是在设计层面考虑,如果仅仅是按照样板房完成设计,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板房在设计的角度而言,实际是一种展示。既然作为展示,仅当做一般的室内设计,其过程对设计者而言,自然如嚼木屑,结果也无法打动参观者。



        保利珑远国际广场办公板房——样板间 1

        因此,共生形态的设计师在接受这个项目的设计任务,经过考虑之后,决定为两个板房先设计两种情境——一种是针对设计形式的情境,一个是针对行业特征的情境。既然在设计本身的层面没有硬性要求,设计师便在第一种情境中尝试着玩一种黑白灰关系的像素视觉,而将小一点的空间想象成一个小型的文创行业的办公地。

        在平面上,共生形态的设计师没有盲目跟从西方类似设计中“开放式”办公的理念,而是仍然为管理者设立独立办公室。这是因为考虑到了中国人传统的心理状态特性的结果(业主方在项目设计的平面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开放式”毕竟不符合中国使用者的口味。事实上这一类方式是否在理论层面站得住脚也还得打一个问号。譬如所谓的“头脑风暴”,事实证明这个“风暴”最大的功能就是把参与者的头脑搅成一团浆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