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广告

高海拔的家 藏式民居改造

荷兰注册建筑师,先后工作于荷兰UNStudio与OMA建筑事务所。 现为hyperSity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第四工作室合作导师。

本科与研究生分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于2010年跟随雷姆.库哈斯先生在莫斯科Strelka媒体设计与建筑学院完成硕士后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跨领域的城市研究与建筑创作,装置作品“时间.空间”参加2004年北京首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城市研究“欲望北京”参加2005年“北京/北京”国际艺术展。城市研究“Political Branding”参加2012大声展。装置作品“岭南乌托邦”参加2013年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首届当代艺术展。建筑研究“被遗忘的现代性” 参加2013西班牙塞戈维亚中国当代建筑展。建筑研究“百年意匠-吸收现代性”参与2014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参展作品。2016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共享.再生”任城市板块策展人。

案例展示案例详情

        编辑:贾楠

        设计公司:hyperSity 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案设计:史洋

        设计团队:黎少君、吕阳、滕璐、康家旗


        这是一个有关藏式民居的改造项目,位于拉萨市城关区东部的一处藏族聚居区内,改造过程中设计师没有采用任何藏式装饰性的符号,而是通过对于空间本质的挖掘与延续,在满足新的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创造一组具有藏式精神与气质的新式居住空间,为藏族居住空间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拉萨,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与信仰诉求都被浓缩于一座座的传统院落中,并在日光的照耀之下将物质与精神融合在一起。由此藏族民居总被厚厚的高墙和纯净的色彩所笼罩。如内地一样,传统的西藏民居也在经历激烈的现代化过程,旧式的院落已经不在符合现代藏人的生活需求。遗憾的是传统的藏式居住建筑空间在拥抱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似乎很难主动的去从自身特点去发展,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城市化的快速建造方式使得藏族地区大量的标准式集合住宅小区形式出现,在统一的平面与布局基础上,简单的在建筑外部强调几处藏式符号。而内部空间通常往往使用廉价的工业化大生产的图案装饰物件来营造所谓藏式文化与空间。这样均质化的居住形式无异于其他城市空间。


▲项目外观

▲改造后夜景鸟瞰图


        位于拉萨市城关区东部的一处藏族聚居区,由政府九十年代统一修建的一楼一底(二层楼房与一个前院格局),属于业主洛桑父母那一代的商品房。近几年由于洛桑的大女儿和小女儿相继出生,一家六口的生活需求与原有的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另外家里每年藏历拜佛节日的时候,洛桑一家和拉萨其他家庭一样,会迎接从藏区各地前远道而来参加节日的亲戚朋友,而现在的房屋内部空间已经很难满足,需要预留充足的休息空间。洛桑和太太都在内地受的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更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要求老房子在室内设施功能方面有所改善。符合现代化生活功能性需求并兼顾传统精神生活,因此,能够避免在内地城市化过程当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在藏区去重新挖掘具备当代特征的居住空间,成为新的建筑空间格局以及组织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生成分析图

▲周边环境

▲项目外观

▲街道界面

▲街道界面


        拉萨被誉为日光之城,阳光是对一家人居住行为当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光并不意味着无限制的光,而是一种被控制的光,被设计过的光。传统的藏族起居空间里,对光的控制体现在“冬室”和“夏室”的区别。开窗规律为下层窗小,利于保暖,故为“冬室”,上层窗大,利于通风,故为“夏室”。一层外墙很少有开大型窗户,这样形成的传统藏式的院落往往是一种内向型的空间,并通过高高厚厚的院墙营造私密、肃穆、威严的气质。 但是在新式的厨房以及厕所等功能空间的要求,很多不得不在外墙开一些小型的功能性洞口。因此在新的设计中,在保持外墙私密的前提下,通过撕裂几处裂缝,来为室内的空间提供采光与通风,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将外墙的界面处理的更加柔化与模糊。另外,建筑师观察到当地人在翻新当代民居的时候,特别注意外墙材料的运用,一般他们会使用如拉萨石等天然建筑材料。建筑师在改建部分的建筑上,使用混凝土整体浇灌的技术,一次成型的混凝土外墙运用混凝土木纹肌理产生的白色墙面, 通过实木质感与人尺度拉近,打破常规高高的外墙与人的隔离。


▲入口


▲入口庭院


        随着室内现代取暖设备的普及,当地家庭里在院子里搭建阳光房,是承载着西藏人一天起居、吃饭、休息、交流的场所。在原始房屋结构允许下,建筑师将一楼阳光房和客厅贯通,使得室内采光充分得改善并拓展了阳光房的使用面积。这样,“冬室”和“夏室”的活动都发生在阳光房当中,成为当下藏族居住院落的“世俗”化空间核心,也是最光亮的空间。



▲内庭院

▲餐厅

▲客厅

▲室内阳光房


        在其他的空间中,光的元素也被有意识的控制,比如南侧的儿童活动房间与地下工作室,通过向北侧的后退,留出南向采光面,并通过东侧飘出的线性窗户,为儿童活动室增加采光。厨房为朝东的大面积开窗,尽可能的引入阳光。院子当中的洗手间,利用西侧飘出的三角形开窗,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引入采光。二层加大了每个区域窗户的采光面积,符合传统中“夏室”的规律。


▲地下工作室

▲ 地下室天花

▲地下室工作台

▲地下室采光天井


        佛堂,是藏族院落的“精神”化空间核心,需要光,但是需要不一样的光。在整个新的院落中,建筑师设计了两处佛堂空间,一处为相对传统的佛堂,位于二层,通过窗户的木质格扇,控制进入的光线。另外一处为新式的佛堂,位于地下一层,天光的控制,为地下佛堂营造神圣静谧的空间气氛。由于佛堂是藏传佛教每天修行的区域, 建筑师尽最大可能的对当地信仰的尊重的同时,在细节上增加了一些当代设计特性的空间处理。地下室佛堂入口采用木结构与点状光照明,与室外庭院带来的天光呼应,减少从一层院子通过蓝色楼梯到达地下室时的压抑感。可活动开合的木头镂空屏风门将地下室空间一分为二,增加了进入空间的仪式感。二楼的佛堂采用传统民族吉祥结符号设计的天花,暗含回环贯澈,一切通明,永无障凝的寓意。


 ▲地下佛堂

▲二层佛堂

▲二层佛堂天花


        藏族的洁净观强调“内外有别”, 以家庭核心空间为圆心,越是内部的,越是洁净。因此,爷爷奶奶居住的一层空间中,保留卫生间设置在小院靠外墙的位置,在二楼区域增加了室内卫生间。藏族总是尽可能地利用户外空间活动,因此,加建部分的楼梯连通新建的厨房和厕所的屋顶平台, 成为将来洛桑一家主要的室外活动空间。在流线方面,外部拜佛的亲戚通过庭院的楼梯进入到二层佛堂,并通过内部楼梯连接回到阳光房。这样可以避免亲戚朋友到访时对一楼老人休息区的打扰。女儿也可以通过阳光房的爬梯进入的活动房,并通过室外楼梯上到屋顶平台。


▲二层通向佛堂的室外过道

▲二层平台

▲二层屋顶花园

▲二层平台夜景


        新的居住空间必然是要符合现代藏族家庭对于生活起居、宗教信仰等等所有的具体需要,并且更加科学合理化的规划处理流线、通风、采光、保暖、水电等基本要素。在达到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通过一个现代化的空间来满足一家人的精神诉求,以及整个院落在社区中的示范价值。在整个新的院落设计中,光线、私密性、流动性是重要的关注点,也是通过研究得出的在藏式居住空间中非常重要的空间要素,甚至我们认为是要重要过许多藏式文化符号的要素。整个空间是一个连续性的流线,将空间的物理属性拉大。最终作品的呈现甚至没有采用任何藏式装饰性的符号语言,而是通过对于空间本质的挖掘与延续,在满足新的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创造一组具有藏式精神与气质的新式居住空间,为藏族居住空间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夜景

▲剖轴测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剖面图


        项目名称:藏式民居改造

        设计单位:hyperSity 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设计师:史洋

        设计团队:黎少君、吕阳、滕璐、康家旗

        项目业主:上海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与洛桑

        设计时间:2018年4月-2018年8月

        完工时间:2019年1月

        项目地点:西藏 拉萨

        项目面积: 320平米

        项目摄影:hyperSity

        主要材料:混凝土、天格木地板、旭格门窗

        联系方式:studio@hypersity.cn


        荷兰注册建筑师,先后工作于荷兰UNStudio与OMA建筑事务所。 现为hyperSity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第四工作室合作导师。


        本科与研究生分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于2010年跟随雷姆.库哈斯先生在莫斯科Strelka媒体设计与建筑学院完成硕士后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跨领域的城市研究与建筑创作,装置作品“时间.空间”参加2004年北京首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城市研究“欲望北京”参加2005年“北京/北京”国际艺术展。城市研究“Political Branding”参加2012大声展。装置作品“岭南乌托邦”参加2013年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首届当代艺术展。建筑研究“被遗忘的现代性” 参加2013西班牙塞戈维亚中国当代建筑展。建筑研究“百年意匠-吸收现代性”参与2014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参展作品。2016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共享.再生”任城市板块策展人。


        热点阅读:

        比《奇葩说》更具爆点的创想空间

        10°宅 让生活改变不止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