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形态
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的核心团队由知名设计师彭征先生以及80多名优秀的职业设计师组成,设计业务涵盖酒店、商业、地产、办公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建筑室内到软装陈设的一站式服务。
池塘边的回忆,榕树下的童年。罗大佑的歌声还在耳边环绕,童年玩闹嬉戏的场景却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记忆中的那颗老榕树,郁郁葱葱,繁盛依旧。微风一过,似乎那些风轻云淡的日子又回来了。
作为最早的社区聚集,榕树几乎是每个南方人的街巷记忆,陪伴了孩子们一同奔跑玩闹的童年时光,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蜕变。城市的变迁,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榕树下回忆正在逐渐消退,但纵然时间久远,榕树与童年在人们心中共同留下的这份情结却不会消失。
潮汕民间,自古便有将“前榕后竹”的布局方式作为兴建村庄、院落的标准,在村前栽种枝叶繁盛的榕树,蕴含着“前有成就”的美好寓意。我们的项目——时代中国·天韵雅苑落地汕头这座榕树之城,根植于这片土地上人们对于榕树的深厚感情,我们的设计意图通过“榕树”建立空间与在地文化特性的关联。
而建筑本体前期的销售功能、与后期幼儿园的空间属性,也与榕树下自然形成的聚集、嬉戏的社交属性相契合,“榕树下的童年”的空间主题由此建立。
我们尝试以“榕树下”作为空间切入点,在室内建立以展示体验为主的类自然社交空间。墙柱作“干”、细柱作“枝”、天花为“冠”,通过将榕树元素分解组构,在空间中再现儿时记忆中榕树下聚集、嬉戏的社交属性。
在设计展开之前,基于项目本身规划为幼儿园,并在使用前期承担一部分销售功能的空间属性,设计兼容可持续的环保理念,通过兼顾两类不同属性空间的布局方式及兼容关系,使项目在完成前期销售环节后,可通过尽可能小的改动恢复为幼儿园空间,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
同时,借由空间中的“枝”、“干”,顺势伸展开的曲直有度的线条,自然地切割与围合出了不同的功能空间区域。
而游戏主题所带来的趣味性与松弛度,给予了来者强烈的代入感,加持了幼儿园情景式空间的体验,与项目的目标客群产生对话的同时,也展开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想象空间。
在我们看来,设计的打破与重建,应当建立在一种经时间沉淀后的文化特性与情感记忆的基础之上,这是设计的前提,也是生活的前提。无论经由多少时间,站立在这颗榕树下,那不经世事的年少时光依然如风,动荡人心。
橱窗展示
手稿图
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