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师从王澍教授,组建成立了尌林建筑事务所,并担任主创建筑师。
编者按
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杭州市富阳区阳陂湖生态环境逐步退化。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建设富阳江北城市公园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多次周密论证和科学规划,区委区政府提出对阳陂湖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将其打造成为生态自然、别有风味的城市文化湿地公园。今天,让我跟随建筑师陈林一起走进——杭州市富阳区阳陂湖湿地公园。
01 打造诗意的栖居之所
基于建筑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市场对于高效节能的需求,近年来陈林带领团队开始了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将富有江南性的大屋顶建筑形式与普适性的预制化方式相结合,寻求可适用的解决方式。受杭州中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一起参与富阳阳陂湖湿地轻型酒店项目,陈林负责整体的方案设计和研究,中普建筑负责配合技术深化和施工落地。
总平面图
当陈林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阳陂湖湿地公园的项目已经开始动工了,整体的湿地景观正在打造,并且设置了餐厅茶室等功能配套业态,投资方希望在湿地中央的小岛上建设几间具有特色的酒店客房,能够与周围环境很好的融合,打造出诗意的栖居之所,以完善湿地公园整体的产业生态,同时要在短时间内建造完成。
02 水边的七座燕屋
富春江流经的富阳,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宝地。富阳阳陂湖是一个被修复的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中央有大小两座小岛,呈长条状,中间以木拱桥连接。周边皆为大面积水域和植被,作为几个打散式小客房的居所甚好。燕屋就坐落在小岛上,位置独立而私密。七个小房子沿着小岛边缘分布,尽量临水,距离得当,各有独特的景观视野。住客可以通过岛上的小石板路过桥进入,也可以泛小舟而上岛,感受两种不同的体验。
03 与自然为友,营造怡人居所
湿地生态酒店由两个客房类型有机打散分布组成,都是运用了在大屋顶下生活的概念,大屋顶也像是翅膀,如小鸟般栖居于此,在岛上停留片刻,轻轻落在水面上。古人造物很喜欢因地制宜,轻巧的介入自然,用木头把房子架在水上,房子被自然融入与包裹,这种生态观念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就一直存在。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个房子很有江南的味道,陈林认为这种江南性一方面在于对房子虚体空间属性的理解,放大檐下空间的比例,连接人居空间与自然天地,同时通过对尺度的把握创造怡人的居住空间,皆是营造一种人、空间、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就是让房子形态与湿地周边的山发生关系,也是房子江南性的另一层表达,房子折叠屋顶的坡度保持与山的轮廓线类似,透过近处的芦苇荡看向房子和远山,房子就好像是一种对山的回应,互相招呼,遥相呼应。
04 两种客房的不同设计概念
两种客房的室内格局不太相同,其中一个户型是室内空间非常紧凑的,而室外则有一个非常大的露台,室内只是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大部分时间可以在户外感受自然,静赏湖光山色。形态关系上两片大的三角双坡屋顶盖住了整个房间,屋顶呈一头起翘状态,立面全玻璃通透,而大屋盖又限定了室内看出去的视野范围和方向。室内空间由中间的卫生间一分为二,分为了睡眠区和休闲区,空间左右对称,中间卫生间体量不到顶,整个屋顶空间连续可见。大露台上设置了一个休闲喝茶区和户外泡澡浴缸,临水设计了无框玻璃栏板让视线尽量少的被遮挡。
结构分解示意图
另外一个户型的设计概念则是在一个大屋顶框架里置入三个小盒子,每个盒子的大小高度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功能,盒子与屋顶脱开,只是放置在构架上,看起来很轻盈,同时空气可以从屋顶下穿过,双层的屋顶也有效的避免了夏天室内温度过高,起到很好的节约能耗的作用,两个露台连接了盒子体量和构架,形成一个完整的使用空间,客房将近一半是半室外的空间,强调了在自然环境中半室外体验的重要性。
概念生成图
概念生成图
在界面考虑上,客厅设置了可全部移开的转角落地窗,全部打开之后湿地的湖面水生植物露台室内就全部融为一体了,这时打开入户门还会有穿堂风,空间很舒服。卧室设置在为一个高起来两级踏步的空间体量中,有趣的是卧室顶上开了一个三角窗,在床上可以透过三角窗看到屋顶的木构架和天空。卫生间体量则布置在背面与卧室连接,在大浴缸边上设置了可全部开启的落地门窗,泡澡时可以全部打开,有一种在户外泡澡的体验。卫生间外面还有一个露台,泡完澡之后可以到露台上稍作休息。
结构分解示意图
04 全屋80%预制化体系
在建造方式上,大部分构件是厂家预制好现场来组装拼接。结构的选择是钢结构为主,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和焊接,实木用在屋顶椽条梁部分,墙体则是用轻钢龙骨支撑和板材基层,外立面材料也是使用相对标准规格的板材和系统玻璃门窗,由工厂预制好现场拼装。基本实现全屋80%的预制化体系,施工配合好,就可以实现快速精准建造,减少现场环境的破坏和垃圾噪音。钢结构在两个房子中的运用方式不同,小户型中钢结构和空间立面屋顶系统结合,都是清晰的裸露出来,立面系统玻璃门窗填充在结构中间,形成一体的关系。而大户型则是将屋盖框架体系和室内盒子体量的结构完全分开,屋盖系统的结构全部裸露清晰可见,包括钢木连接构件,工字钢填充木头,木头构件之间的连接,还有底部架空的钢结构杆件,而盒子体量的内结构则是被包裹起来,让建筑的空间形成逻辑很清晰的表达,也让建筑的建构之美通过精小的建筑展现出来。
陈林——为杭州市富阳区阳陂湖湿地公园代言
陈林为大家推荐杭州市富阳区的阳陂湖湿地公园,阳陂湖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一片天然的湖泊,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填湖造田,变成了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基地,近些年随着城市发展观念的变化,政府希望有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被还原,给城市提供可呼吸的窗口,也为城市周边的居民带来免费开放的湿地公园。有很多珍稀的鸟类在此栖居,现在更是随处可见白鹭停留于绿岛之上。
图片提供: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拍摄:王仁湘
Q:请您预测一下未来的民宿流行趋势?
现在民宿大多选址在自然环境优良的地方,建筑如何和环境较好的融合,以及实现对环境最小的干预破坏是我觉得要着重思考的。以一种“轻”的落地方式,选取更生态更环保的设计方法和建造方式或许是更符合未来需求的。
Q:您认为在民宿设计中需要把握的尺度有哪些?
民宿设计需要关注的点很多,最基本的要素是民宿需要能满足住客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其次我更倾向于民宿能更好的融入环境,与环境有更积极的互动关系。我在设计时也会更倾向将周边的在地文化与自然环境引入民宿,给民宿空间创造生命力和情感归属。
Q:是否刻意添加“网红”元素,关于“网红”设计有什么样的看法?
让建筑成为网红当然不是设计的核心命题,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置入所谓的网红元素,或者只是单纯的做一些场景化的东西。当然好的作品是一定会具有可传播性,是有设计感且非常经典的,可以在很多年以后还仍然具有可传播性,这样的设计才有意义和价值。随着使用方式和使用者审美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一些风格化的设计被流行,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但是好的设计并不需要刻意的贴上网红标签。
陈林
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师从王澍教授,组建成立了尌林建筑事务所,并担任主创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