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广告

我的家乡我代言之山村里的共享青年社

肖磊

TEAM_BLDG间筑设计创始人兼建筑师。2012年,肖磊与王瑾共同创立了TEAM_BLDG间筑设计。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他关注“建造”的低技策略和地方传统文化,试图通过建筑和空间来解决城乡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他也长期致力于旧建筑的改造实践,探索如何以现代技术与自然工艺的结合之法,赋予老旧建筑全新的空间表达与精神力量。


案例展示案例详情



编者按

      青山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是一个集生态旅行、传统保护和青年文化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村。在这里,乡村文化、自然生态与社区资源被以创新的方式挖掘、开发和呈现。今天,让我们跟随建筑师肖磊一起走进——青山村






01  一个低成本改造项目


       2021年夏天,TEAM_BLDG间筑设计的建筑师肖磊接到了来自杭州市青山村的项目委托,将已经废置数年的龙坞泉水厂改造成为青山青年社——容纳“住宿、办公、展览、商店”等功能,为去到青山村进行短期休假式办公、驻村创业,度假的人们提供一处“共享居住&共享办公(Co-Living& Co-Working)”的建筑。此次改造不仅仅希望解决旧建筑的现有问题,更是希望通过空间加深人与人,人与村庄之间的紧密关系,使新老村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分享这座建筑。


       肖磊了解到这将是一个低成本改造项目。虽然在过往的近十年里,间筑设计完成过多个低成本旧改项目,但对于在乡村建造依然有些担心。第一次去青山村的插曲:因为初到基地现场,大门紧锁。于是先参观了村子的各处“地标”——融设计图书馆、青山自然学校等等,继而去了村内最重要的水源地:龙坞水库,临近傍晚才终于开门进入基地内部,有一种忙碌了一天突然静下来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因为了解了村子的独特气质、也接触了生活在这里的新村民,对于接下来要设计什么,心中有了些雏形,也有了些信心。




项目区位分析图



02  来到这里,停下来


       青山村所处的杭州余杭区,乡村经济实力雄厚,相对传统民居,富裕的当地村民更倾向于住在崭新的自建别墅中。鲜有的几幢老房子,也几乎皆被近年来此的新村民所修缮、使用。




       虽然村内已几乎看不到传统乡村建筑,但依水而聚的自然村落肌理却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沿着水系逆流而上,几个自然聚落的农田、房屋交替经过,遂见竹林掩映、道路渐窄。行至山腹处是村内最为重要的水源地:龙坞水库,而水库前的最后几栋建筑便是青年社的项目基地。




       设计初始的几次到访中,建筑师发现由于后续通往水库的道路狭窄且坡陡,使得无论人们乘何种交通工具至此,到了基地前多数都会停车转为徒步继续前行。这种“停下来”的感受非常强烈,也给了后续的设计一些想法——如果将村子看做一栋住宅,青年社则像是其中的书房或卧室,白天惬意、夜晚静谧。



03  建筑-融入环境还是融入习惯


       项目原始建筑为一栋三层半框架建筑,一栋双坡屋顶房以及少量单层附属裙房。围合状的各厂房之间相互连通,并有着从东向西递减的屋顶高度,这种空间关系原本是为了满足水厂的生产与运输动线,也与周边形成地势一致。基地南侧紧邻一座生物多样性山体,自然景观扑面而来;北侧的溪水在丰沛期汩汩而下。业主给出的设计任务并不复杂,在满足空间的各种功能之外,仅有两个诉求:希望融于环境,希望是“真实的空间”。



建筑改造前后对比



建筑改造前后对比


       原本三层主建筑为红色瓷砖外墙,其余几栋为白色涂料,旧建筑并未与自然很好地衔接,甚至几栋建筑之间都存在着对立感。若想改造后的建筑融于环境,可以通过更换外立面材质和颜色来实现,但这样的表达过于直白,甚至有些无趣。由此想到了业主提出的“真实的空间”这个要求,所谓融入是否也可以是由使用习惯为核心来形成呢?



设计草图






04  梯田


       原本厂房的功能是“加工”,但村子的属性更多为“种植”。设计首先保留了厂房之间的连通状态,把裙房原有的5个空间单元增至7个,整体形成了0.75米退级的“回”字型台阶式屋顶。层层退台的“梯田”形态是为了关照到建筑所在的坡地,同时也丰富了户外空间与动线。其次,设计在裙房屋顶上划分出约若干种植区和休息区,铺出两条1.2米宽的走道穿插其中,长期住客可在此种植蔬菜、香草等简单作物。而主楼屋面则用六十余个高1米的可移动植物架,围合出多组休闲空间。屋顶的不同层级为人们增添了多变的视野,高低错落的第五立面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建筑与地形、自然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分析图






05  温室


       城市中的很多室内空间,会将光线和温度设定为恒定值,人在其中,很难感知到一天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在青山村,即便拥有现代化的公共设施,村民的日常行为还是更依赖于自然光,例如即便村内道路照明齐全,日落之后也很少见到人们在户外走动。基于这些习惯,想要将更多的自然光线引入建筑中,增加空间中的“变量”。



建筑改造前后对比


       业主希望在主楼中放置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展览空间,且其中的展品形式是多元的。受周边环境启发,以植物来表达水这个概念。设计将双坡屋顶房进行等比缩放后“生长”入主楼,筑出一间高约7米的温室,贯通三层,容纳植物并作为展厅。充足的自然光透过天窗照射至阳光板构筑的温室上,形成折射与散射,在一天当中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氛围,保证了植物耐活性的同时,也使温室作为整个项目的“内核”更为通透醒目。同时,设计将主楼西侧立面解构为11个单元,以温室为焦点形成向内层叠延伸的墙面构成,看似被“温室”的生长动势所挤压,也呼应了整体建筑的“梯田”形态。





       一层作为共享办公空间,东西两侧尽量多的以玻璃幕墙代替原有墙体,局部可开启对流、通风,营造室内外联通的空间氛围,同时让更多的光影变化在这个空间发生。二、三层则通过打开南侧的墙体与顶面,在客房走廊的尽头营造了两处贴近自然的休闲空间。







06  室内-行为引导空间


       在这个面积两千平米,却承载了多种功能的场所中,如果将进入建筑的人群按目的分类,可能会有:办公、就餐、参观、集会、烹饪、工作坊、长租、短住等若干种。通过空间划分和动线归置也许可以让几股人流尽量互不打扰,但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个随机社群的共有性,违背了“真实的空间”的设计初衷。






       将人群按照对私密性的要求等级进行了排列,除等级最高的主楼二、三层23间客房外,各公共空间都相应给予了一定的自由度。如主楼一层,既有刷卡进入的共享办公区,也有对外开放的展厅阅览区,但两个空间视线上却是联通的,仅以绿植做阻隔。而整个共享办公区,除两间会议室之外,皆为开敞的连续空间,只通过地面的抬高与下沉划分场地,且对每个区域的具体功能不做约束,使用者甚至可以自行改变格局。





       在这样自由的公共环境中,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私密性,设计通过在几条动线中添加半围合区域,来实现一些“驿站”式的独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这样的自由空间不会为使用带来困扰,间筑设计也包揽了项目中所有的标识与导视设计。



07  内院-树木聚人群


       青年社的内院是设计师将权力交还给使用者的部分,虽然建筑师在前期也进行了几种平面排布与推敲,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总觉得有种“强加于人”的刻意,于是只保留了树木与水池。





       按照在村里生活了六七年的新村民的说法,在这里“有大树就可以聚拢人群,其他倒是次要的”。最终,建筑师选定了三棵枝条宽大,主杆分叉偏高的乌桕树。乌桕在5-7月开花,高大的树冠洒下一片荫凉,草木凋零繁茂之间,见得四季变化。另一方面,庭院水池是双坡屋顶房在户外的延伸,二者在空间上是垂直关系。水池高约20公分,青石覆底,水纹波动时,使方正的庭院有了空间上的灵动。那么很自然地,这里就是一个露天的舞台,是人与人交流,碰面的院子。





08  建造-多留点力气给后半程


       在乡村造房子有着与城市中截然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施工水平和设计认知上的差异,建筑师的身份更像是工匠,相较于设计,施工阶段会耗费数倍的精力,必须亲历从上到下的各个细枝末节。




       青年社在采用低技术、低成本建造策略的同时,依然需要设计师一同花费数月时间进行80多次材料打样。设计师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了很多传统乡村建造手艺正在逐步退化、失传,例如七八十年代乡村建筑外立面常用的水洗石,在这里已很难找到技术熟练工。而将外墙材质改为黄沙石灰后,仍无法解决施工技术上的问题,最终只能选用不那么“乡村”的肌理涂料。外墙施工过程中,建筑师提高了驻场频率,同时跟过往项目里有类似经验的施工方进行沟通,从而协助工人师傅对涂料的色彩、肌理,厚度进行反复现场测试,制造出了一些与环境更相融的粗粝和不均质的手工痕迹,色彩也更趋向本地的山地红土。




       尽管如此,设计上还是尽可能的摒弃工业化、标准化的成品,多一些定制和现场制作的物件,同时,还专为本项目设计了两款胶合板家具,并改良重产了原建筑内的一款工厂吊灯。而对于现场的施工错误,相对于严格的完全返工,更多的是通过调整局部,使其合理。





材料研究以及家具打样







肖磊——为杭州青山村青山溪代言


       青山溪虽然没有龙坞水库那么知名与震撼,但青山溪却是串起并灌溉整个青山村的生命之水。



站在青山溪里拍远处的岩山 拍摄:张宝柱


在青山学堂附近的一处桥底下拍青山溪 拍摄:张宝柱




Q:在乡建项目中,如何解决“土”的问题?

      青年社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提供的不仅是“乡村一日体验”,而更多的是为那些好奇乡村生活甚至准备移居乡村的人,提供一个尝试的机会。

       因为使用者也许会在其中生活数月,所以青年社的“土”,首先不是视觉层面的乡村符号的堆砌,其次也存在着城市与乡村的过度——既有乡村生活的真实,又能让初来乍到者也觉得好用。一方面,设计上尽可能的摒弃城市中常见的工业化、标准化的成品,多一些手工定制和现场制作的物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将一些乡村生活习惯融入整个项目当中去。

       例如在青山村,村民更喜欢在户外交流,三五成群,自发而随意的聚集、谈天。青年社也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设计构筑出了较多的户外空间,如庭院、主楼露台、屋顶花园,大家可以在户外聚集,同时室内又很自由、连通。此外,设计也为长租住客们预留出了一些屋顶面积,供大家种植易于成活的可食用性香草、蔬菜等植物,体验乡村生活的自给自足。

       又如我们发现在村里,即便拥有现代化的公共设施,村民的日常行为还是更依赖于自然光,例如即便村内道路照明齐全,日落之后也很少见到人们在户外走动。基于这些习惯,我们想要将更多的自然光线引入建筑中,增加空间中的“变量”。


Q:对于老房子的修缮改造,您认为需要注重那些方面?

       老房子的改造通常需要注重取舍的平衡,以梯院概念为例:原址建筑最初吸引到建筑师的是水厂的生产动线,所以我们从设计之初便决定保留各空间之间的连通关系,使首层空间彼此串联。此外,吊灯的灵感源自水厂的紫外线消毒灯。我们初入水厂时,原有装修与厂房设备并未清除,消毒灯有序排列在吊顶上,虽是工业用途,形态上却有一种莫名的复古与优雅。我们当下就决定要对其进行再设计,并用在青年社的公共空间中;以及青年社主楼一层共享办公空间内嵌入的自然自习室(原名为水博物馆),这些都是对于曾存在于此多年的老房子的一种记忆延续。


Q:请您分享一些在乡建项目中的经验和方法。

      乡村项目由于施工水平的差异,往往充满变数,建筑师更像是工匠,有时甚至需要在现场的“即兴演奏”来解决问题。同时,低技术、低成本是更符合乡村的建造策略,这也是从设计初始便开始贯彻的设计条件。

       同时,为了减少施工阶段的返工,设计师一同花费数月时间进行80多次材料打样。很遗憾的是,我们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了很多传统乡村建造手艺正在逐步退化、失传,某种程度上,传统手工艺似乎已不再属于“低技”范畴。

       例如七八十年代乡村建筑外立面常用的水洗石,在这里已很难找到技术熟练工。继而将外墙材质改为黄沙石灰后,仍无法解决施工技术上的问题,最终只能选用不那么“乡村”的肌理涂料。外墙施工过程中,建筑师提高了驻场频率,同时跟过往项目里有类似经验的施工方进行沟通,从而协助工人师傅对涂料的色彩、肌理,厚度进行反复现场测试,制造出了一些与环境更相融的粗粝和不均质的手工痕迹。





肖磊

TEAM_BLDG间筑设计创始人兼建筑师。2012年,肖磊与王瑾共同创立了TEAM_BLDG间筑设计。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他关注“建造”的低技策略和地方传统文化,试图通过建筑和空间来解决城乡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他也长期致力于旧建筑的改造实践,探索如何以现代技术与自然工艺的结合之法,赋予老旧建筑全新的空间表达与精神力量。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梯院 | 杭州青山青年社

设计公司:间筑设计

设计团队:肖磊、杨毓琼、邓兆静、李嘉骏

合作:N/A

类型:建筑、室内及景观

项目功能:居住、办公、商业、展览

设计时间:2021.06 - 2021.11

施工时间:2022.02 - 2023.05

项目地点:杭州

建筑面积:2033㎡

定制家具、灯具设计:间筑设计

软装品牌:失物招领、品物流形、HAY、Flos、Workwonders、MUUTO、Artemide

VI设计:间筑设计

状态:建成

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摄影助理:韦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