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广告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合肥万象城屋面改造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于2014年创立于伦敦,自2016年在上海执业。我们提倡将国际创新理念和国内落地精度结合。“FLO”具有流动打破边界的涵义,既象征着景观的无穷生命力,也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定义四维设计对象的度量,用以界定抽象时空中的具象场所。我们希望借由“FLO”提醒自身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在框外探寻更广阔的设计可能性。

案例展示案例详情

        编辑:sally

        项目名称:合肥万象城屋面改造

        景观设计: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引言:万象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天鹅湖商圈核心区,于2015年开业后即成为市内标杆性商业综合体,领先地位巩固。基于近年来的商业变革,华润置地对该项目寄予更高的厚望并进行了战略性定位升级。万象城屋面作为一期改造的工程重点,业主迫切地希望通过本次景观更新,进一步引领精致生活的场域蜕变。


景观符号赋予场所强辨识度 ©南西空间影像


贴近天空的都市绿洲 ©南西空间影像


       商业景观屋面的打造始终是一道复杂的难题。本次更新,我们聚焦于室内外一体化的终端体验营造。这里不仅是商业场所的延伸,更是纯粹的超自然生活美学空间。结合屋面新业态的置入,景观为这座微度假天台花园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成就合肥万象城FOODIE SKY的品质跃升。


纯粹的景观语言 ©南西空间影像


从高处鸟瞰餐饮庭院 ©南西空间影像



01、荒芜的现状


       改造前的屋面处于长时间闲置且荒废的状态,未能对万象城贡献出积极的价值。该空间一片荒芜的画面感是我们对它的初印象,所及之处尽是混凝土铺地以及杂草丛生的景象,长久以来无人问津。



空间多割裂


       屋面条件呈现出局促且碎片化的不规则特征,被众多设施用房及出屋面设备划分为多个尺度不一的夹缝空间;屋面可达性差,缺乏垂直动线及室内动线的有效串联。





无业态激活


       改造前的屋面不存在任何商铺或业态,各区域多为消极空间。由于缺乏造访动因,本次改造急需透过公共空间设计,策划以及招商运营的有机结合,对整体屋面进行价值定位重塑。





无覆土条件


       由于结构荷载等客观因素,屋面的改造存在许多先天技术难点。该屋面不同区域的覆土厚度限值不一,最大的地方为1米,最小为0.3米;所有构筑物及乔木的落位需严格对应结构柱点。



02、一滴雨 一片荷 万物生


       “荷”自古便融于安徽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村落的山环水绕与荷塘印记构成了我们对安徽的印象。改造初期,我们将屋面想象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容器”,将其注满“水”,并播撒下新生的“种子”,生命的“雨荷”由此孕育而生,并最终形成“荷生万象”的场景设计构思。


        “荷叶叶影交织;游人缓行其间。”设计以荷叶之形演化出抽象的“圆形”符号,运用叠加、交错等几何构法,映射“荷”在自然里丰富多变的群落韵律,由此深化景观语境与场景丰富度。总图通过大小圆构成,在有机组合的形式感下结合了公共空间的需求与商业功能考量。


空间生成(GIF)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景观力图以极致的形式语言体现精神生活的纯粹。遵循少即是多的理念,改造以强符号感的设计加强公共屋面的识别性与记忆点,为项目带来较为超脱的的美学气质。



03、将“末端条件”转化为“终端体验”


       就先天条件来说,屋面往往处于空间动线的最末端,最消极也最难被激活。但我们发现前者作为“城市第五立面”也提供了一处与地面脱离的世外秘境,在喧嚣的都市当中显得珍贵;因为它更贴近天空,得以让我们从生活的琐碎与忙碌中短暂抽离。


访者穿行于“荷叶”之间 ©南西空间影像


静谧的花园 ©南西空间影像


       景观结合“荷生万象”的概念演绎,将穿越荷塘的情境化作一幕幕空间序列。访客在此漫步、驻足,漫享一种超越常规、回归本真的体验。本次改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优化,更是空间与游人情感体验之间的新链接。


雾森水景营造出轻盈感 ©南西空间影像


「荷影映」室内餐区


       荷元素在由AG汇创设计的室内空间实现了意境渗透,室内外的景观界限模糊而富有诗意。在抵达屋面之前,建筑内部餐饮区延续“圆”的设计语言构成具有韵律感的弧形天花,光线编织出斑驳光影,让人恍若置身于布满荷叶的池底,形成视觉与心境的情绪共鸣,将室内外的过渡体验自然衔接。


从绿植望向光影天花 ©青橙影像丨室内设计:AG汇创


云朵天花下的用餐区 ©青橙影像丨室内设计:AG汇创


「荷边行」入口庭院


       移步至室外的入口庭院,景观以开敞界面塑造出迎宾氛围。这里既是通过型空间,也是场所为访客带去初印象的节点。迷迭香、大吴风草、圆锥绣球和胎生狗瘠蕨等种植组团在通行动线两侧形成品种丰富、体量感鲜明的精致场景,为入口通行区营造出仪式与体验并存的自然氛围。


开敞的庭院入口 ©南西空间影像


弹性的外摆空间 ©南西空间影像


「荷踪寻」餐饮庭院


       新加入的餐饮业态围合出了东侧的庭院,与入口构成互为衬托的对景关系。这里的布局兼容通行与弹性外摆功能,运用多组种植组团构成细腻而错落的“荷叶群落”。每组植物间距约3到5米,刻意营造出空间被自然包裹的亲和尺度。景观以乌桕作为乔木骨架,搭配象耳芋、一叶兰、大吴风草、百子莲和肾蕨等植物基底,在增强视觉丰富度的同时,也赋予各个餐饮界面良好的景观观赏面。


植物组团描摹自然界中的荷叶群落 ©南西空间影像


被自然包裹的亲和尺度 ©南西空间影像



「荷间憩」休闲台地


       当访客缓步穿行至屋面西侧,视线豁然开朗。活动草坪两翼延展出两处观演休憩的弹性台地,圆盘状的石阶与种植区共同构建出丰富的空间关系。我们精选不同形态的乌桕,或丛生、或斜飘,搭配蛇鞭菊、穗花婆婆纳、鼠尾草、百子莲等观花地被,在草坪两侧形成两条东西贯通的漫步道。圆盘式的几何空间延续了穿梭于荷叶间的情境体验序列,在动静之间营造出惬意。


层叠的台地花园 ©南西空间影像


弥漫绿意的休憩平台 ©南西空间影像


「荷萍立」焦点廊亭


       浮萍般的焦点廊亭位于屋面西侧的末端,景观团队与CAN Design合作完成了该节点的空间一体化设计;廊亭下方结合层叠错落的种植池、曲形阶梯及坐阶形成多功能的参与性空间。平日模式下,这里作为休憩平台使用,此外也可承担活动模式下的舞台功能,在中大型活动中成为地标背景。设计挑选迷迭香、芙蓉菊和柳叶星河等观赏型地被,结合棕红色碎木屑,为整体空间增添了几分野奢感的风情,进一步显露出极松弛的度假氛围。


“荷叶”形态与结构的抽象表达 ©南西空间影像


“荷叶”下的多功能公共空间 ©南西空间影像


建筑立面与景观材料形成统一-2 ©南西空间影像


「荷塘聚」活动草坪


       我们在中央区设置了弹性草坪,用以承接都市公共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总面积约300SQM的草坪空间可提供灵活商运使用,活动模式下可举行音乐会、露天电影、野营等活动,日常模式下则是亲子好友们悠闲玩乐的场所。活动草坪与餐饮区被原有的采光天井所隔断,设计通过一叶兰、迷迭香、鼠尾草、百子莲、果汁阳台等植物对采光天井进行遮挡与包裹。


公共活动模式下的草坪 ©万象生活


廊亭成为活动的焦点背景 ©万象生活



04、荷叶原(圆)型的演绎


        荷叶的“圆”作为原型母题被重复提炼并应用于景观中,通过各异的几何构法,“圆”的符号感得以构筑出人与空间的多重互动关系,丰富场景层次与体验的多样性。圆形的语汇始终贯穿整场设计,形成了鲜明而统一的空间叙事体系。


层叠错落的“台地阶梯”


       台地设计中,我们以圆的几何构成方式构筑出逐步抬升的景观序列,以分层叠加的手法形成灵动的层次感,这是设计对于荷叶形态抽象化、结构化的精彩演绎。乔木与自然植被组团融合于抬升的地形当中,并向中央的草坪进行内向围合,形成观演型的场地格局。


参杂着贝壳骨料的无机水磨石 ©南西空间影像


立体组团的“种植池群落”


       由于先天结构条件,乔木种植区均需要额外加高以满足覆土厚度。设计运用大小圆作为基础模块,将最高的树池包裹在其中形成错落的组团关系。花池造型是对池塘里荷叶群落关系的抽象体现,模拟了自然中荷叶相互依存的的立体韵律,在营造丰富性的同时满足着多视角的观赏需求。


水景为餐饮界面增添趣味 ©南西空间影像


涟漪扩散的“感官水景”


       餐饮庭院内的水景由三组厚约13公分的圆形水池构成,底部设置LED点状灯,能够在夜晚时分营造出“水底星空”的深邃视觉效果。水景利用推波装置在水面下形成垂直方向的推动,进而从装置缝隙中“挤压”出一道道连贯的水纹。这模拟了自然界水滴轻触水面后所产生的涟漪扩散现象,也将圆形符号演绎于水景的动态效果。


“水底星空”般的水景效果 ©南西空间影像


扩散的涟漪 ©南西空间影像


融入自然图景的“采光井”


        活动草坪东侧的采光井融合于自然场景当中。设计通过九组尺度一致的“圆”将方形采光井包裹起来,制造出视觉上的律动;同时搭配迷迭香,柳叶星河等植物对采光井进行遮蔽,使得它与环境合而为一。


蕴藏节奏变化的采光井 ©南西空间影像


采光井隐藏在植物丛中 ©南西空间影像


拔地而起的“特色廊亭”


       廊亭借助“圆”的形态拔地而起,生成一片犹如被巨构荷叶所庇护的超自然空间。廊亭采用夯土作为主要材料,意在通过质朴而自然的质感营造出别样的野奢意境。


夯土表皮构筑出景观的质朴感 ©南西空间影像


屋顶花园与廊亭 ©南西空间影像



05、幕后设计思考


水磨石定制:特色“贝壳骨料”


       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建成效果,台地使用的定制材料均预先在工厂进行了板材的生产与加工。我们选用的无机水磨石板中刻意参杂了定制的贝壳骨料,希望在提升精致度的同时,与建筑立面选材形成呼应,实现从建筑到景观的空间视觉统一。深灰色地面铺装与洁白的无机水磨石台地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烘托出荷塘的空间意境。


与水景互动的孩子 ©南西空间影像


台地分缝:仿自然的“荷叶纹理”


       由于预制板材的最大尺寸限制,设计需将大平台的铺地划分为多组模块。分缝设计模拟了荷叶的纹理与叶脉结构,借用等边三角形作为基础,将平面划分为六块可预制的铺装尺寸,再透过旋转角度形成多元的组合,编织出富有变化的地面肌理。台地分缝设计是景观对自然形态的致敬结合工艺思考而生成的落地实施方案。


水磨石分缝模拟了自然的荷叶纹理 ©南西空间影像


台地收边:流畅衔接的“弧形板材”


       层叠错落的台地由连续曲面构成,曲形台阶也同样面临板材预制的最大尺寸限制。分缝设计结合平面上的曲线转折点进行块面的划分,通过分缝角度的变化形成放射状叶脉肌理。我们利用弧形板材在台阶边缘处进行收边,实现了整体空间效果精细化的细节工艺把控。


自然与野趣 ©南西空间影像


种植模块多样性:“立体的”种植配置


       由于植物组团需兼顾多视角的观赏性,且种植池高度不一,这种情况对植物的配置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圆”作为基础模块,透过种植原则的梳理将种植区划分为三大类型:骨架型、基底型、特征型,并根据不同功能区的氛围要求,在有序中创造出植物节奏变化,突出前后景的立体层次,营造出丰富的分区场所氛围。


高低错落的种植组团 ©南西空间影像


景观与高楼形成对比 ©南西空间影像


        结语焕新后的合肥万象城屋面FOODIE SKY,象征着其在商业创新与空间美学上的蜕变与新生。万象城借此契机,再次呈现出了其独树一帜的品牌影响力与蓬勃活力,营造出集高品质与精致生活理念于一体的空间场域。自然界中蕴涵着复杂的结构体系,在看似混乱的背后遵循着某种隐形规律。该项目的景观设计极致而纯粹,这既是我们对超自然生活美学的诠释,也是我们透过符号提炼为都市公共空间植入全新基因的创新体现。


傍晚时分的餐饮氛围 ©南西空间影像


微度假的屋顶秘境 ©南西空间影像


从都市上空俯瞰花园全景 ©南西空间影像



项目名称:合肥万象城屋面改造

项目功能:商业屋面

项目周期:2021.04 - 2024.06

项目地点:安徽,合肥

景观面积:4200平方米

景观设计: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景观设计团队:付凯、庄学砚、倪亚运、马秋野、余杰、郝芮、胡叶秀、董思贝、李奎志、吴声昊、秋思佳、刘琨、时彦彦、刘峻侨、熊陆辉、王思博

施工图设计单位:上海景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顾问:十聿(上海)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水景设计顾问:上海亿泽机电设计事务所

软装设计顾问:深圳市缔艺家设计创意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CAN Design

室内设计:AG汇创

委托机构: 华润置地

状态:建成

摄影师:南西空间影像,万象生活,青橙影像丨AG汇创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于2014年创立于伦敦,自2016年在上海执业。我们提倡将国际创新理念和国内落地精度结合。“FLO”具有流动打破边界的涵义,既象征着景观的无穷生命力,也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定义四维设计对象的度量,用以界定抽象时空中的具象场所。我们希望借由“FLO”提醒自身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在框外探寻更广阔的设计可能性。

        FLO作为一个创新型景观设计事务所,三位合伙人具有国际和国内的丰富实践经验,曾分别在如 Gustafson Porter 和 Martha Schwartz等英国知名景观大师公司任职,负责和参与的项目类型包括城市公共景观、商业办公、精品住宅及酒店。我们提倡原创的设计方法,以巧妙的手段创造新的空间叙事与人地关系,力图在每个项目中呈现“诚实、简洁、有能量”的独创设计。




热点阅读: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桐乡万象汇景观设计

JJP | 羽化重生 风华再现——日月潭云品酒店



返回顶部